您的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科普

冬至阳生春又来

时间:2023-12-21 16:23 来源: 发布人:qihuangAamin 浏览:

  上工治未病,不治已病,此之谓也” — — 《黄帝内经》

  “治”,为治理管理的意思。“治未病”即采取相应的措施,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。其在中医中的主要思想是: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。

  冬至一阳生

  谚云:“冬至至短渐渐长”,冬至、夏至,不是冬天、夏天到来的意思,是“最冬天”“最夏天”的意思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说,“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”,就是冬天潜伏的阴气到了极点,寒极而阳生,也蕴含有冬天将尽,春天将来之意。即“冬至一阳生”之意;唐代诗人杜甫《小至》曰:“天时人事日相催,冬至阳生春又来。”冬至,是转折,也是起点,是阳的新生,也是春的开始。诗人说:冬天来了,春天还会远吗?

  《内经》云:“冬三月,此谓闭藏,水冰地坼,无扰乎阳,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,使志若伏若匿,若有私意,若已有得,去寒就温,无泄皮肤,使气亟夺,此冬气之应,养藏之道也。逆之则伤肾,春为痿厥,奉生者少”。又云:“冬不藏精,春必病瘟”。可见,冬天是人体阳气相对较弱时候,人体易受寒气的侵袭,从而损伤人体,因此要注意养护身体,多休息,多做有益健康的事。因些要做到:

  1.防寒保暖,早睡晚起

  冬天气温低,早晚凉,故应早睡,待太阳出来在起,以闭藏精气。《内经》云:“阳气者,若天与日,失其所,则折寿而不彰。”,可见阳气对人的重要性,人无阳气的温煦,就会失去了新陈代谢的活力,生命也将结束。故在此节气,要细心顾护好身体的阳气,让身体暖起来。因此应注意多加衣服,特别是颈肩背腰腿要注意保暖,不要冻着,以免生病。

  2.预防疾病

  冬至开始数九,天寒地冻,是各种呼吸道疾病高发期,人多的地方,要注意带口罩,预防呼吸道传染病;冬天是心脑血管高发期,要注意保暖,防止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。

  3.饮食宜温

  冬季饮食应以温润松软为主,忌食粘腻冷硬类食品,以免损伤人体阳气;食物宜木耳、黑枣、黑豆、芝麻、萝卜、白菜、黑桃、粟子、红署、大豆等可养阴益髓,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;以及鸡、狗、羊、牛、鹅、鸭、海参、甲鱼、龟等动物肉可温阳益肾。

  4.适度运动

  冬季万物潜藏,运动要适度,应顺应自然为佳,早上以太阳出后,气温变暖时运动更佳。可进行慢跑、太极拳、八段锦、五禽戏等传统功法锻炼。

  5.调畅情志

  保持心情畅达乐观,静神少虑,不要因小事而患得患失,应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转,防止过度劳累,积劳成疾。

  (作者:宣威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 罗琳)

  宣威市中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(治未病)

  科室地址:宣威市中医医院门诊3楼。

  门诊时间:周一至周五全天接诊。

  治疗范围:颈肩腰腿痛、亚健康(情绪低落、失眠、长期便秘、易外感、畏寒怕冷、颈肩腰痛痛、视疲劳、疲劳、头痛、记忆力减退等。)、骨与关节早期退变(老化)、骨质疏松、头昏头痛等;高血脂、更年期综合症、经前期疾病、肥胖症、胃肠功能紊乱、慢性腹泻、脂肪肝、不需要手术的囊肿结节等慢性疾病;痤疮、黄褐斑、湿疹、荨麻疹、带状疱疹、疣。

  开展业务:针刺、灸法、推拿、火针、药浴、熏洗(蒸)、拔罐、刮痧、穴位敷贴、泡脚、中药湿热敷、热疗、电疗、磁热疗法、火针、皮肤针、穴位自血疗法。开展“三伏贴、三九贴”、火龙灸、调配体质茶饮、保健药酒、中药膏方等。

  开展体质调养、中医体质辨识、中医经络检测、心里状态评估、危险因素分析、健康状态评估、平衡膳食指导、睡眠保健指导、经络调养、顺势调养、运动调养、情志调养、饮食调养、起居调养,健康与亚健康人群常规体检。